中国和印度边界纠纷是什么?

2024-05-19 12:38

1. 中国和印度边界纠纷是什么?

印度与中国边界纠纷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中印双方发生激烈的肢体冲突。截至22年6月16日,中国军方证实双方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印度军方表示,该冲突造成2名印度军人死亡。6月1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电话。双方同意公正处理加勒万河谷冲突引发的严重事态。221年2月19日据央视军事报道:22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

中国和印度边界纠纷是什么?

2. 印度惨遭中国和东盟打脸,是因为什么?

印度作为南亚地区实力比较强的一个国家,不仅没有维护好这个国家的稳定和和平,反而在这个地区的霸权主义理念之下,跟多个国家进行一些对抗,这些国家之间跟印度都有或多或少的政治冲突,并且印度经常会在各种事宜上面去指手画脚,想要追随美国人的脚步。

但其实这种自身实力比较差的背景之下,不一定有人捧场,此前在南海问题上面的表态,就遭到了中国以及东盟各国的联合抵制。

为了能够保证南海范围内的局势达到一个长期的稳定,所以目前中国正在跟东盟各个国家制定一个南海准则。
 
想要规范这些第三方国家在南海的行为。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大家都希望得到的协议,却遭遇了印度人的不满,在协议签订之后,印度这种南海范围之内的国家,在南海所作出的所有行动都会遭遇到一定的限制。

印度的不满意对于印度本国来说确实是比较合情合理的,因为他们对于南海的胃口实在是太大了,再问一个南海问题中的第三方,国家印度已经超过了自己的权限,在东亚峰会甚至还多次发表自己对于南海问题的表态,甚至还要扬言说要建立一个防空识别区。
 
印度就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事件的中心人来对待,觉得中国跟其他东盟国家就是专门针对印度去做出的这个准则。

推动这次准则,拟定的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家,对于其他海外国家参与南海的事情所制定出来,此前菲律宾政府就已经被禁止参与南海的任何一次军演,像印度这种老是习惯把事情套在自己身上去插手其他事宜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在打脸。此前美国在南海这个问题上就一直在向中国不断地发起挑衅。
 
频繁的去派出一些军舰,让印度看到了有带头者的机会,所以印度也开始进行军演,想要把自己的势力伸到南海这片区域。

这种外部势力在诱惑的之下,再加入敏感的南海局势是整个南海局势会发生动荡的最大因素,是这一次的准则所拟定的初衷。其实我觉得印度就是没事找事,在无形的搞事情,很多事情明明跟他们没有太大关联,但是,他们总是习惯把这些事情强行套在自己身上,还认为中国怎样去针对这个国家。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对这样的小虾米是看不起的。

3. 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为什么不好?

主要有3方面的问题。首先还是边境问题。这其实也是历史遗留问题。印度和中国看似邻国,其实是相隔几千里的国家。中间隔着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山脉和高原,彼此的文化核心圈基本很少来往。按理应该是可以做好邻居的。在大和尚出走前,中印关系还是可以的,中国驻藏部队的补给相当一部分不是从内地补充的,而是通过印度采购经过达旺地区运到拉萨的。中印之间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分界, 然而由于喜马拉亚的地势复杂性,双方边界区域条件恶劣,人口极少,历史上没有发生过什么冲突。可是后来英国人来了,到处跑马圈地,私自搞了条麦克马洪线。当时的中国政府没有能力反对(按一些说法是很长时间不知道该线具体位置在哪)。等二战结束后英国人走了,印度觉得麦线好,死活要维护麦线。中间还涉及到某前任大和尚的出生地问题。所以边界问题一直没法解决。而由于中国在中印边界附近的补给问题,处于不利的地位。尼赫鲁想利用这一点搞挤压、蚕食,结果引发了1962年中印冲突。印度被打脸,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要知道那个时候印度是国际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带着近百个小破国玩呢。而被这么一被打,心里的落差是难以平息的,一直觉得咱们是无故教训他。从此战略上的信任荡然无存。第二个问题就是巴铁的问题。当年西方制裁中国的时候,巴铁坚定地站到了中国这一边,从中斡旋。另外欧美封锁我们,巴铁对我们的反封锁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所谓患难见真情,中巴就成了全天候战略合作关系,成了铁基友。武器装备,包括进攻性的武器装备,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而恰恰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死敌,帮助巴铁相当于得罪印度。而从巴方角度,当年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是一个国家,是被印度生生支解的,这仇恨可谓比天高比海深。再加上宗教等各种矛盾,印巴之间的结是没法解的,至少可见的未来无解。因此中印之间这个结也是没法解的。再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这些年发展了,和欧洲非洲的贸易越来越多,就需要保护海运的安全畅通,而印度洋恰恰是中欧、中非海运的必经之地。中国要增加海运的保护力量,搞了一连串的港口和基地,地图上看起来像一串“珍珠链”,正好把印度圈起来了。引起来了印度的警惕。事实上在印度看来也确实有点像是第一岛链。我们苦口婆心跟他解释,其效果也是苍白的。综上,三个问题:1、边界问题;2、巴铁问题;3、“珍珠链”。都是死结。对印度的博弈是长期的。

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为什么不好?

4. 印度为什么老跟中国过不去

一直以来,印度就把中国当作竞争对手,两国十分相似,同样都是文明古国、同样在亚洲大陆、同样都人口密集、且同样都是发展中国家。于是印度总觉得中国能做到的他也一定能,但事实上,印度的发展远远不及中国。
而且印度正受到西方国家操纵加入“反华游戏”,诸如美国领导的“印太战略和四方安全对话”,印度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坚持不懈、咄咄逼人、阴险狡诈的政策的一个目标。

中国不计前嫌伸出援手
印度政府在疫情初期拒绝了中国的帮助,认为凭借着本国的国力可以安全带度过这次疫情,但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像印度所想的那样发展,疫情大规模爆发,单单凭借印度现在的医疗资源已经无法应对现在的局势。面对印度疫情紧张、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中国也展现了大国的风度,虽然此前与印度有很多不愉快,但是面对疫情,中国还是选择了以大局为重。
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印度媒体却在背后下 “黑手”,试图给中国抹黑。印度向中国购买制氧机的时候,印度媒体宣称中国存在故意哄抬物价的情况,事实上的情况却是,印度本土的一家公司从中国买来的制氧机故意抬高价格,卖给当地的患者。
不仅如此,印度的某些媒体还对中国生产的制氧机进行抹黑,并找出所谓的证据证明其真实性,但中国制造的制氧机在欧美的市场上得到了认可,并不存在印度所说的出现质量不过关的情况。所以,印度媒体口中的“真相”,外界自然也能分得出真假。

5. 中国和印度问题

中印应以更高视野结束不信任10天前,印度高级官员首次对本国部分媒体有关“中国支持印度反政府武装”的不实报道做出了公开澄清。刮了大半年的“中印摩擦风”能否就此在这个南亚大国渐渐淡去,现在还不好说。种种现象表明,消除误解并非易事。“不过,过了一段时间后,印度人民必将看穿媒体所制造出来的误解和误判。”印度德里大学东亚研究系主任、中国问题研究所所长斯里马蒂·查克拉巴蒂教授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坦率地阐述了印度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和对发展中印关系的期待。印度百姓不会老被媒体欺骗环球时报:最近很多所谓的“中印摩擦”事件都是印度媒体爆出来的,而且大多没有明确的官方来源。您认为这些报道是真实的吗?您觉得两国间真的会有大冲突发生吗?查克拉巴蒂:据我了解,最近印度媒体关于“中国入侵”等新闻报道是不真实的。在中印边境地区生活的一些居民可能会将“情报”错误地传达给印度媒体。只要两国边界没有完全清楚地划分,这样的谣言就会不时出现。我本人不认为两国之间会有发生任何军事冲突的可能。环球时报:有中国分析人士认为,印度政府和媒体在演双簧,也有分析认为,印度政府有国内民族主义的压力,您认为哪一种分析更有道理一些?查克拉巴蒂:我并不认为印度政府有任何所谓的国内压力。媒体总是喜欢将问题敏感化,总是喜欢无中生有。不过,最近一些刺激中印关系发展的消息的确增加了人们的担忧,他们选择相信媒体所传播的所有这些报道,其中包括在印度“入常”、核供应及亚行贷款等问题上中国给予了反对态度。我也从报纸上读到有关印度政府要对一些炒作边界问题的国内媒体进行调查的新闻,但我并不清楚该调查进展如何。我认为,这样的事情总是会花上一段长时间的。环球时报:作为研究中国问题的印度学者,您认为,两国民间的这种敌意该如何消除?中国国内其实是有反思的,不愿看到与邻国出现这种民间的不信任。据您所知,印度国内有没有这样的反思?查克拉巴蒂:互不信任和敌意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消除。为此,我提出过如何消除现存的不信任感的一些建议,比方说,可以通过民间社团的倡议,在中印两国主要城市中建立起中印友谊协会。我没有意识到最近印度国内是否有反思,但除了少数人,大多数印度人还是非常渴望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的。众所周知,在最近令人担心的两国关系中,大多是媒体炒出来的。在印度,如何严格要求媒体,这是很难让我做出建议的问题。不过,过一段时间后,印度人民必将看穿媒体所制造出来的误解和误判。人们不可能长期被欺骗。环球时报:除了边界问题,印中在经济方面的摩擦也越来越多,印度对中国产品的戒心很重,对中国公司进入印度的限制很严。中印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但印度对中国的担心和防范似乎远多过中国对印度的担心和防范。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查克拉巴蒂:目前我们看到,中印双边贸易还是更多有利于中方的。不过,我相信两国的贸易关系不会受到最近媒体炒作的负面影响。事实上,有许多印度商人发展得很好,就是得益于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有一些贸易或许还存在问题,这就需要政府方面明确指出来。按我掌握的数据,中印双边贸易1995年仅有2亿美元,不过现在,双边贸易已经猛增至500多亿美元。越来越多的中国中小企业来到印度。在这些商业往来中,中国商人需要会说中文的印度人作为其帮手。现在学习中文的印度人开始增多。1995年,来德里大学东亚研究系申请学习中文的仅有28人,但从2002年开始,申请的人数每年都超过300人。环球时报:有些中国公司和中国游客抱怨,想去印度投资、旅游很不方便,手续非常繁琐,中国记者想去印度采访更是难上加难。这肯定不利于印中民间交流。您认为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查克拉巴蒂:在今天的印度,所谓的“1962年心态”还是非常普遍的。印度对于中国基本的不信任感仍然存在。印度内政部出台了一些非常奇怪的法规,这些法规实际上对印度是不利的。我认为,中印两国民间交流必须加强,同时也要采取措施更多加强互信。众所周知,中印两国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包括农业问题、城乡差距、环境恶化等。假如两国能够合作解决这些问题,互信就将慢慢建立起来。另外,加强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或许是一个好办法。如果二战后法国与德国都能成为朋友,那印度与中国就更可能。两国领导人应有更高的视野,来永远结束对抗。

中国和印度问题

6. 中国和印度的矛盾根本在那里?

历史渊源很久了,在清末的时候印度还是英国殖民地的时候就要占领中国的西藏山南地区,炮制出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想要从中国西藏划出大约9万平方公里的地方给印度,不过中国历代政府都没有承认这条线。
后来建国后,印度不老实,总是在边境闹事,毛主席和周总理决定给印度点颜色看看,1962年就打了场反击战,你上网查查就知道了,打的印度屁滚尿流,不过打完我们又退回来了。所以那块地方还是印度占着。我们还想要回来,印度不肯。
在西藏西边,还有块地方,大约3万平方公里吧(记得是这么多),中国控制的,印度说是他们的,想要回去,中国不肯。
其他印象差是因为建国时国情相似,但是印度人很狂妄自大,现在明明不如我们还喜欢叫嚣,所以令人生厌。
其实网上有很多中印纷争的帖子,多看看就知道了。

7. 中国与印度会发生冲突吗?

可能会。
因为1962年6月至11月已经发生过一次战争,国内叫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战(Battle of Walong)。因为解放军在进入西藏后,与印度领土接壤而产生一系列领土问题,在双方会谈破裂后,中印两国开始交恶,后来一连串交火冲突更使印度开始进军藏南地区建立军事据点,并出兵造成此次战争;
以后估计也不会消停,两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后迟早会为了争夺资源有正面冲突,目前两国的关系也不好。

中国与印度会发生冲突吗?

8. 印度与中国的问题

人口超过是一定的。
实力就不好说了。
印度在70年代的时候国民生产总值是比中国高的。
到今天连中国的四分之一都不到、明显是倒退了。
印度的瓶颈是基础建设。
基础建设不完善、投资环境就不好。
投资环境不好、就没有发展和收益。
很多人一说印度、就喜欢提到印度的软件产业、说其技术多么发达、不可小觑等等。
但印度的整个软件产业所能带来的收益、在其整个GDP当中所占的比重连6%都不到。对于整个印度来说就是杯水车薪。